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取得的成就,在今年工作安排中又进一步强调“加强养老服务保障”。立足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促均衡、补短板、优服务、提质量、可持续为目标,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养老服务均衡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22年四季度,全 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38万多个、床位822万多张。但是,养老服务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资源覆盖状况与当地老龄化程度不匹配。要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健全县乡村相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鼓励支持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二是促进养老服务精准化供给。老年人受健康状况、年龄、收入、文化和家庭等因素影响,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各异。要进一步摸清老年人实际需求,积极贯彻落实《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42195-2022),并加强与卫生健康、医保、残联等部门协同,统筹现有的老年人能力、健康、残疾、照护等相关评估制度,推动评估结果全 国范围内互认、各部门按需使用,真正让广大老年人省事、省心。要积极围绕满足广大老年人喜闻乐见、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家门口的养老院、送上门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照护托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三是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我国养老服务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需要持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积极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与医养结合服务,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实现医养资源整合、服务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经济困难的失能、残疾、高龄等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提高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努力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从“有”到“好”转变。
四是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养老服务是“夕阳工程”,却是朝阳产业。要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同步发展,可以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养老服务,扩大供给,提高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好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坚持以“放管服”改革激发养老服务的创新动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同时,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采取驻点工作、定期巡查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在确保养老服务质量的同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
五是提升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服务和产品领域的深度应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持续加强智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老年人常用的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APP应用适老化改造,切实提升养老服务领域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譬如,推广使用服务点单、便捷照护感知、远程交流、安全巡防等智能化应用场景,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自主、方便、健康。
中国心理研究中心